6月29日,公司組織開展慶“七一”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活動。本次活動是開展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和慶祝建黨97周年系列活動之一,也是進一步培養黨員愛國情懷,提高黨性修養,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重要舉措。






活動的第一站是沈陽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舊址。據講解員介紹,它是新中國在1956年審判日本戰犯的法庭遺址。陳列展覽包括文字、照片、史料,文物、多媒體演示等展覽形式。展覽共分為“審判背景” “審判準備”“莊嚴審判”“尾聲”等四個部分,全面展示了日本戰犯在沈陽接受審判的整個過程,重現了1956年中國政府成立特別軍事法庭,對日陸軍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、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長官武部六藏等36名戰犯進行審判的歷史場景。黨員們在現場莊嚴地舉起右拳,面對黨旗宣誓,重溫入黨誓詞,一起回顧入黨初心。宣誓結束后,隨同講解員參觀了各個展廳及復原的公審日本戰犯場景蠟像,觀看了公審日本戰犯的影像紀錄片,這場令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審判,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對待日本戰犯的寬大胸懷,對祖國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。





隨后大家來到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。戰俘營是日軍在中國東北建立的中心戰俘營,也是二戰期間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領地設立的18座戰俘營中保留最為完整的一座。這里曾關押了來自美國、英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荷蘭、法國6個國家的2000余名戰俘。沈陽盟軍戰俘營不僅展示了人道主義原則受到踐踏的歷史,也見證了中國工友與外國戰俘之間的深厚情誼。在講解員的引領下,黨員們依次參觀了目前保留下來的1號戰俘營房及附屬用房、日軍看守所、日軍辦公室及關押戰俘的禁閉室、水塔和鍋爐房煙囪等,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,警示后人要勿忘歷史,珍惜現在,維護和平。



最后黨員們來到遼寧省博物館,參觀了“中國古代銅鏡展”、“明清時期玉器展”、“遼寧民間繡品展”、“滿族民俗展”等常規展廳和專題展廳,在回顧了遼寧地區悠久歷史的同時,紛紛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而驚嘆。
通過本次紅色教育活動,激發了黨員們的愛國熱情,黨員們牢記時代使命,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求真務實,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業績為供水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。